克里姆林宫“消失”之谜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968| 评论: 0



在二战时期的苏德战场上,有一个希特勒天天做梦都想摧毁的地方——克里姆林宫。因为,它是俄罗斯民族的象征:是苏军最高统帅斯大林的司令部,也是苏联中央党政机关的所在地。1941年7月22日,德军派出127架挂满炸弹的德军飞机空袭莫斯科。而轰炸目标是克里姆林宫建筑群中的大克里姆林宫、列宁墓和斯大林的办公楼克里姆林宫1号大楼。

然而,在如此重要的空袭任务中,德军却好像只在莫斯科上空胡乱扔下了一些炸弹,便草草收兵。而克里姆林宫几乎毫发未损,安然无恙。据当年参与那次轰炸的纳粹飞行员后来回忆说,他们根本找不到要轰炸的目标,克里姆林宫完全失踪了。

克里姆林宫如何“人间蒸发”呢?不久前,俄罗斯国家档案馆保存了64年的一份文献揭开了这个历史之谜。原来,苏联军事决策部门大变魔术,使克里姆林宫庞大的建筑群在德军视线中“消失”了。他们是用了怎样的方式使这么大一块区域消失的呢?

卫国战争爆发一个月后,对德军飞行员来说,克里姆林宫突然从莫斯科神秘消失了,经常无法找到目标,完成轰炸任务。当时,克里姆林宫是苏联政府机关所在地,是德国法西斯轰炸莫斯科时最主要的目标。档案中保存了一张德国飞行员执行轰炸任务前必备的目标图片,上面清楚地标明了3个主要目标:克里姆林宫1号大楼(斯大林的办公地点)、大克里姆林宫、列宁墓。但是,在执行轰炸任务时,哪怕是在晴朗无云的日子,大部分法西斯王牌飞行员不仅无法找到上述目标,甚至连克里姆林宫都发现不了。

原来,根据斯大林的授意,由“总魔术师”贝里亚具体负责执行,在战争开始后30天内,克里姆林宫大变魔术,进行了精心伪装。


1941年6月26日,克里姆林宫警备司令斯皮里多诺夫少将向苏联人民委员会副主席贝里亚递交了一封秘密信函,以“根据您的指令”开头,汇报了伪装设想,主要目的是在莫斯科市整体背景基础上,进行伪装,增大敌机抵近空袭时寻找克里姆林宫的难度,减小对宫内个别楼房俯冲瞄准轰炸的可能性。消除宫内各教堂金顶的闪光,在宫内及附近广场上,布设各种各样的模拟物,迷惑敌人。

克里姆林宫内塔楼上的红星和教堂上的十字架都被蒙上护套,塔楼整体和教堂圆顶都被漆成黑色,套上麻袋。参照克里姆林宫城墙尺寸,造出各种伪装模型,仿造了红场和马涅日广场的部分轮廓。宫内的房屋都伪装得非常像剧院,塔伊尼茨花园部分建筑也被蒙上布顶。克里姆林宫正面建筑呈亮黄色,内部各建筑顶部多为绿色,而莫斯科市内建筑顶部主要是红色和褐栗色,相比之下,非常显眼。根据总体伪装构想,所有建筑全部漆成了莫斯科建筑背景色彩,战后才恢复原貌。

  另外,从博罗维茨大门到救世主塔楼之间,遍洒沙土,布设了一条大道,飞行员在空中看起来,就像一条普通公路。克里姆林宫旁边的莫斯科河弯曲处也改变了惯常的形状,在莫斯科列茨大桥和大石桥之间,又建造了一个木桥,尽管并无行人在上面行走,但从空中看起来,却像真的一样。列宁墓外形也变得无法辨认,左边和右边的讲台上都蒙上了巨大的红幅,上方直接搭建了一个巨大的3层楼房木制模型。

在当今高精武器和现代化空天侦察系统面前,卫国战争期间克里姆林宫的伪装术,可能会被视为“小儿科”,但在当时却非常有效。伪装后,德国空军对克里姆林宫的空袭次数明显减少,1941年只有5次,1942年3次,之后一次也没有了,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建筑从而得以保存,德国法西斯企图消灭苏联最高领导层的阴谋也未能得逞。至于一些法西斯飞行员仍能找到目标,对克里姆林宫进行轰炸,主要是因为有时候雨水冲刷掉了部分伪装,积雪透露出建筑的轮廓使伪装失效,暴露了克里姆林宫的建筑轮廓,也有可能是德国法西斯通过在莫斯科市活动的间谍得到了目标情报。



Copyright © 2011-2024 视错觉实验室 ( 皖ICP备15002796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