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看一个字久了会觉得不认识

发布者: admin| 查看: 7800| 评论: 0




看一个字久了会觉得不认识,这个现象其实很普遍。不仅是汉字,英语等其它语言的使用者也会出现“一个词看久了就认不出”的现象。甚至不仅在语言中,就连一幅熟人的照片、一个熟悉的地点,看久了之后都有可能会突然觉得陌生起来。

服部平次《名侦探柯南》第707集(《毒与恨的设计illusion》)


这种特点可以让我们对来自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方面的长时间持续的刺激产生“适应”的效果。好比说如果你一直听到一个嗡嗡的噪音,虽然开始会很受打扰,但过一会儿就开始适应了,不特别注意的话就仿佛声音不存在了一样。这种适应现象又被称为“饱和”,而“语义饱和”就是其中一种。当我们反复阅读某个汉字时,“辨认”这个字所涉及的神经活动也会暂时被抑制,这时我们就会“认不出”这个字了。对人物面容的辨认和对场景地点的辨认也有同样的问题。至于这种神经抑制现象具体发生在“辨认”的哪个环节,目前很难回答,因为我们对于大脑思维活动的细节还缺乏明确的理解。

这个现象在西方被叫做Jamais vu。针对它的研究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开展。一些学者用“语义饱和”(Semantic satiation)来解释这个现象。另一种解释这种现象的他们认为:神经系统有一个固有特点,如果短时间发生多次重复的刺激,就会引起神经活动的抑制。形象点说,神经活动也是会“疲倦”的。

脑内的神经元将长时间看过的东西默认看成为想象中的事物。例如将云或者墙上的污渍看成人脸就是脑内的“面部”神经元产生了反应,不自觉地将其认成了人脸。另外,脑内也有类似面部神经元的汉字神经元,长时间看一个汉字,汉字神经元就会产生疲劳,便会影响感官机能,这时熟悉的字,人也会对其形态产生怀疑而觉得不像甚至变得不认识了,这就是完形崩溃

一些研究者认为,字词的辨认涉及三个环节:

a.字词产生“字形”的视觉信号(就是我们看到了这个字写在纸上的样子);

b.“字形”的视觉信号寻找并转化为对应的“语义”;

c.在“语义”层面上进行思维活动。

在这个前提下,研究者设计了一些实验,发现“语义饱和”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b环节。也就是说,在从字的样子到字的内涵的转化过程中,神经信号由于反复高频出现而被抑制了。这方面的研究在松鼠会的文章《陌生的熟悉字》中有较详细的论述。此外也有一些别的研究者提出了一些理论。

研究Jamais vu这个现象,不仅对于语言学和神经科学基础研究来说意义重大,而且有学者认为:一些精神疾病中的症状,例如精神分裂症患者会把亲人识别为“冒名顶替”者等现象,很可能和Jamais vu有相同的生理学原因,或者说,这些症状是一种长期的、病态化的Jamais vu。因此,它也是精神疾病研究中的一个关注点。

此外,Jamais vu还常常被认为是另一种现象:Déjà vu的相反情况。Déjà vu其实也很常见,就是指有时我们会对某一场景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

最后提到的这个对某一场景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也很有意思,叫“幻觉记忆”。

  ——您有过第一次去一家商店,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吗?或者您正与朋友谈得起劲,突然感觉到自己以前也有过完全相同的谈话,虽然您明知没有。如果您发现自己曾经有过这些情况中的一种,那么您就经历过幻觉记忆。 

  ——幻觉记忆,是指你在接触某个场景,某个事物之前,大脑已经在视觉上或者味觉或者声音上处理过它,所以当你真正看到它的时候,就会有一种以前曾经到过或者以前曾经经历过的感觉。

  EX.可能在1964年与朋友一起在普利茅斯开车,并且有很强的幻觉记忆的体验,但实际上没有记住(或者甚至知道事实)您的祖父有同样款式的汽车,而是记住了小时候曾经坐过那辆车。味道和座椅或仪表盘的外观和触感等事情会回忆起可能自己都不知道的曾经有过记忆。
Copyright © 2011-2024 视错觉实验室 ( 皖ICP备15002796号 )
返回顶部